平淡到让人有点惊讶了,从中间开始就一直在想这要怎么结尾。与其说像剧情电影感觉更像纪录片,结果一看介绍说原作小说有自传性质,访谈时又提到监督是纪录片出身,一下变得合理了。观众提问时有人形容影片是“quiet”,觉得好像从根本上是对的。角色结构有点像蓝宇,但情感流截然不同,完全是好人meets好人的故事,纯爱到不能再纯了。纯爱片是不是不死一边就很难收场啊。但死了一边居然还能演这么久,忍不住在心里问爱到这个程度?我好像已经无法共情了,这是我的degrade。
同性爱和家庭两个主题,影片给予两边的比重是基本一致的,甚至可能更强调的是后者。可以看到三对家庭关系:浩辅与其家庭、龙太与其家庭、浩辅与龙太的母亲(一种母爱的填补)。取了一个题目叫egoist,但是一点egoist都看不出来,反而观感是彻头彻尾的利他。但看简介文又有点理解,本质上是在追问“爱的真实性”。爱的动机是填补自己,那么如果爱本质上是利己的,怎样才算真诚。于是有对话:“我不明白什么是爱。”“作为被爱者的我们得到了,这就是爱了。”访谈环节监督说正是读到这两句才变得想拍的。
监督真的好喜欢脸部特写和背部镜头,镜头晃得像手持,移动范围特别大,像在模拟一种第一人称视角。场景之间声音和沉默的对比也很明显:一个吵闹的镜头,毫无征兆地接上一个完全沉默的镜头。
影片放映结束我这样写了后,Q&A环节居然真的有观众问为什么有这么多脸部特写和单镜头内大幅度移动的拍摄手法。监督说前者是想要展现一种更近的视角,让观众并不是客观的、远离的,而是手が届ける一般的距离感;后者是有点one cut one shot的纪录片拍法。且共同点是这样的拍摄都会导致无法拍摄到全景,影片末尾浩辅在自动贩卖机买饮用水,镜头集中于他的脸部,根本没有拍摄到自动贩卖机。监督说本来就没有拍进去的必要,依靠演技与声音,观众可以靠想象力自行填补。只是觉得他说的“没必要”很一针见血。我很喜欢那个镜头,一部分是因为以上,另一部分是零钱掉在地上时浩辅立刻情绪崩溃,实际上是呼应了影片最开头初识时的场景,此处并不特意点出是由于回忆,仅依靠观众的记忆意识到这处呼应,且觉得这一崩溃很有力量,隐忍的悲伤的狂潮。另外还注意到后期有两处画眉的细节,不太确定是什么寓意,可以考究一下。
还很喜欢的一个点是监督回答选角问题时说:演员身上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引き出す的,必须是本身存在角色相应element in him(整体意思是铃木亮平与他本来就是朋友,因此他知道对方身上有角色的元素,是能够演的)。让我想起我自己原有的一个观点是,作者是无法塑造一个超出自己的角色的,简单来说,作者不可能创作出比自己智商更高、情商更高的角色。角色必须内含于作者自身,仅仅是一部分切片,因此作者必须比一切都要丰富,否则没有创作余地。一大部分应该是之前读陀时想的。
电影节这种看完电影立刻有主制访谈的形式确实很有意思,能更多感受到一些。监督还提到说影片的1/4是脚本里根本没有的scene,是拍摄时临场做的;且有时候会只给演员台词的关键词,让他们自己发挥填满。最后海报的构图真的很好看。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夜咄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