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玛丽莲·梦露已经去世整整六十年。梦露是谁?回望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我曾通过电视、书籍、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介,对梦露有一个朦胧的印象。
首先呢,她是生活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的一位美国金发女郎;然后,她是“性感”的代名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是20世纪最有名的人之一,还是二战后流行文化领域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符号,甚至可能都不用加之一。
直到看完《金发梦露》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原来玛丽莲·梦露还有另外一个名字,Norma Jean Morteson,诺玛·简·莫泰森。原来,这才是她真正的本名。
电影《金发梦露》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这首先是一个符号或标签,被无数后来人将她跟“金发”、“性感”等词汇彼此勾连的时代标签。其次,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名字,属于曾经在这个星球上生活过的一个女人,她叫诺玛·简(Norma Jean)。
那么,她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虽然我对梦露的了解非常有限,但据我所知,她肯定不是一个胸大无脑的空花瓶,她非常热爱知识、非常热爱阅读——否则他就不会嫁给阿瑟·米勒。
梦露与阿瑟·米勒关于她热爱阅读,这在影片《金发梦露》和很多其他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她尤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俄国文学情有独钟。在我看过的另一部影片《无足轻重》中,甚至虚构过她与爱因斯坦共处一室,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桥段。
梦露很热爱阅读电影《无足轻重》梦露与爱因斯坦后来我又了解到,梦露有神经衰弱的精神疾病,平时就特别依赖药物。正是因为如此,她在跟朋友约会,包括片场拍片的时候会经常迟到。这一点,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也都有体现。与此同时,她还有着一个颠沛流离的不幸的童年……
梦露人生中的这种种境况,让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丰富的人,或者说,是一个非常“有戏”的人。想必,这也正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作家和导演来讲述她的原因。
影片《金发梦露》无疑是备受瞩目的年度重头戏,自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后,其热度便一直都高居不下。一方面,今年刚好是梦露去世六十周年;另一方面,该片有着出色的卡司阵容,安德鲁·多米尼克担任导演,最新一任“邦女郎”安娜·德·阿玛斯饰演梦露,艾德里安·布洛迪饰演阿瑟·米勒。
电影《金发梦露》中文版海报然而,这部影片自面世至今,却迎来了意料之外的口碑大扑街,无论是在评论界还是在观众群体中,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分歧,各打分平台的评价都明显两极分化。
目前豆瓣评分仅5.6为何如此?首先我们得注意,这并非像《甘地传》那样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片,它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其拍摄的底本是小说,而不是真正的梦露本人。它是在演绎(小说)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再演绎,难免带有非常浓厚的创作者主观色彩。
所以,光是影片中的情节,就跟梦露生平的公开资料和事实有着很大的出入。比如,影片中梦露和卓别林的儿子,及另一名男子之间的3P关系,在现实中并非如此。再比如,影片中梦露的三段感情分别对应她的三次堕胎事件,但在现实当中,她其实只在跟阿瑟·米勒的婚姻阶段有过一次流产经历,等等。
在我看来,影片口碑上的两极分化,恰恰是因为,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梦露。而影片所呈现的,表面看是创作者(导演和原著作者)眼中的梦露,但其实它所指向的并不一定就是梦露本体,而更多的是“梦露”这个被剥削、被消费过无数次的核心概念。正是这一切,将她一步步推向死亡的绝境。
纵观网上一系列差评文章,主要观点总结起来大概是——(不必要的)裸露镜头过多,男性的凝视过重,父权/男权的意识太过明显,这是对梦露的又一次剥削和消费。但在这里,我想要稍稍地提及一下,别忘了原著作者可是女性啊!
《金发梦露》原著作者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显然,这种种观点主要都是从当前流行的某种政治正确的立场出发,这当然没有问题,但也并非绝对必要。我倒觉得,我们或许不必太过执着于创作者的道德立场,而大可以试着从创作者的立场出发来看看,这次创作是否出彩和成功。
我没有读过小说,没法从原著来对照;就影片本身而言,我觉得拍得并不好。最主要是在于,导演对梦露/诺玛·简的角色塑造过于单薄和片面。
先说一下“单薄”。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是梦露的艺名,诺玛·简(Norma Jean)是她的本名,这一点在影片当中是被特意强调和着重区分的。梦露在影片中不止一次说过“梦露只是一份职业”,她是在“扮演”梦露,等等这样的话。
如此看来,她是把诺玛·简这个身份看得比玛丽莲·梦露这个身份更为重要的,或者说是更“本真”的。我们从片尾演员表也能看到,阿玛斯对应的角色是诺玛·简,而不是梦露。由此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是创作者的设定,并想要着重强调的。
只可惜,影片中的大部分篇幅,主要还是在讲“梦露”,而不是在讲“诺玛·简”。显然,影片中对于她这个人作为“诺玛·简”的这一面展现得实在太少。
也许只有她跟母亲、跟阿瑟·米勒、跟卓别林儿子在一起时,她才是“诺玛·简”(而且母亲那条线还有头没尾);其余的大多数时间,她都还是在扮演那个承载着众人欲望的“梦露”。
另外,我在前文中有提到过,梦露向来是一个爱知识、爱阅读的人,她对于电影艺术(主要是表演方面)的追求,对于文学尤其是诗歌的热爱,还有她为世界各地的儿童所做的各种慈善等等,这些都没有足够充分的表现。因此,影片中的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单薄,不够饱满。
再来说说“片面”。纵观影片中梦露的短暂一生,主要是这样三条线——求(寻)父,求爱(三段感情/婚姻,包括肯尼迪的话算四段),求子(三次流产);其中对“父亲”(既抽象又具体)的追寻是重中之重。
我不知道这些是原著里的情节还是导演的设定,但我所不能理解的是——从始至终都一直缺位的父亲,在她的精神/情感世界里所占据的比重会大得那么夸张。
我相信她会有恋父情结,也相信父亲在她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叫爸爸(Daddy)”的这个设计,我也不去计较它是真的还是艺术加工。但我始终认为,父亲在她精神世界里的比重绝对不会大到那么离谱。创作者把梦露一生所作所为的主要动机(精神/潜意识)全都归到恋父这一点上,绝对是有失偏颇的。这无疑是创作者的一种主观片面。
相较而言,梦露与阿瑟·米勒之间的感情关系,还有她的精神疾病对其生活和表演事业所造成的巨大困扰和影响等等,这些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影片中明显着墨不够。
当然,创作者自然拥有他的创作自由。而说到影片中的最出彩之处,主要还是集中在摄影、音乐以及灯光运用等这些技术层面,很多文章都已经写过,在此我也无需赘言。
感受一下影片的摄影技术最后,我再简单地来说说梦露/诺玛·简这个人。其实,相较评论这部影片,我更想谈谈梦露这个人。可惜,我对她的了解实在太少,只能浅谈。但说实话,即便是我看了她出演的所有电影作品,以及大量关于她的书籍、资料、出版物等等,恐怕也没法很“准确”地谈论她这个人。
因为,在她死后,“梦露”这个名字,已经渐渐地变成一个可供各种文艺和影视作品无限取材的“无尽IP”,而附之于其上的还有无数真真假假、相互交错重叠的各种故事、各种说法,甚至各种阴谋论(包括她的死因,以及与肯尼迪兄弟的关系)。
你根本无法分清,关于她的故事和说法,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又有几成是真几成是假。你也很难分清,当你在谈论梦露的时候,到底是在谈论梦露她本人,还是在谈论“梦露”这个符号及其所牵扯到的种种一切。所以我就觉得,一千个人眼里便有一千个梦露,谁也说不准,梦露是谁。
但众人对她的认知还有个最大公约数,那便是性感。那究竟是什么令她如此性感?身材?裸露?都是,但都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使她性感动人的,是她自身的生命之光。她是一个散发着生命之光的人,尽管她的一生总体上是个悲剧。这么说或许有点虚,但我确实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儿。
影片《金发梦露》中,有一段她曾经出演《热情如火》的重要情节。那我便就着《热情如火》来简单谈谈她带给我的感受吧。首先,至少在这部电影里,她的性感是非常健康、充满亲和力的那种性感,而非带着魅惑和危险的性感。
影片《热情如火》中的梦露其次,她演戏更多不是靠演技(准确说是技术),而是靠生命力本身去演。这样的表演其实会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她才会那么依赖于状态,乃至药物;因为有时候,她会需要很长时间来酝酿情绪(就像《我与梦露的一周》里表现的那样)。
影片《我与梦露的一周》我再补充两点我对梦露的看法。其一,我觉得她未必像《金发梦露》里所描述的那样不喜欢或者否定“梦露”这个身份。毕竟她是以“梦露” 这个名字,参与到电影这门艺术当中来的。
根据我涉猎的资料所述,她还是挺热爱自己这份事业的,而“梦露” 这个马甲应该也让她在电影里体会到不少独特的、在日常生活无法捕获的一些生命体验。
其二,我认为她是专属于电影这门艺术(准确点说是专属于电影镜头) 的一个明星。我记得在《我和梦露的一周》里有“她是一个明星,但不是一个伟大的演员”这样的说法。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电影《分手的决心》引发的关于“汤唯到底有没有演技”的讨论。有一种说法是——其实有的时候,导演是不需要这个演员的演技的,需要的只是通过镜头去捕获和呈现这个演员的某些特质。
电影《分手的决心》中的汤唯这个说法,放到梦露身上其实是非常合适的。她是一个天生就适合通过镜头去表现的演员,在这种时刻,她的演技如何可能真的不太重要。如此说来,说梦露这个人是上天赠予电影这门年轻艺术的一件礼物,似乎也不为过。
当然了,她这个人,不仅属于电影。
她以性感而闻名,那她算是后来六十年代性解放运动的先驱或是象征吗?她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尝试脱离电影大厂,自己组建制片公司,而随着近年来,女性/女权话语大热,那“女性独立的先驱”这样的帽子能扣到她的头上吗?
所以还是那句话,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梦露。
作者| 曹林;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