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闻评论员 文和刀
近来,涉毒艺人王学兵出镜为杜康酒业新品做宣传一事引发社会关注。公开资料显示,王学兵曾于2015年因涉毒被抓。此事曝光后,公众对“劣迹艺人”借势复出的讨论再度被引燃。
今日,“专家建议明确对劣迹艺人的惩罚措施”、“堵死劣迹艺人变相复出缺口”等多个话题登上热搜。多位专家指出,对劣迹艺人的惩戒应纳入法治化轨道,处罚程序、处罚措施、期限、范围等等各方面都亟待明确。
早在2014年,广电总局就下发了“封杀劣迹艺人”的通知,“吸毒”、“嫖娼”行为被明确点名,出轨等道德问题则未提及;除电视剧作品外,由“劣迹艺人”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节目、网络剧、微电影等也都被要求暂停播出。2021年,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制定《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劣迹艺人”将受到协会会员单位1年、3年、5年期限甚至永久期限的联合抵制。今年4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宣部出版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的通知》,提出严禁违法失德人员利用直播发声出镜。
一直以来,“封杀”给人留下的印象即是一道永久的禁令,禁令过后相关艺人从此销声匿迹。然而在禁令暂时鞭长莫及的自媒体平台等地,劣迹艺人们从未停止过复出试探。“封杀”与“解封”的具体时间、是否包含自媒体平台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一直在被讨论、推进,步步细化。
明确对劣迹艺人的惩罚措施,具体细化到年限、平台、单位等等方面,对于劣迹艺人到底是一种保护还是一种惩戒?是否在受限范围之外,劣迹艺人依然可以光明正大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有一类看法认为,若是根据目前已有的管理办法,部分劣迹艺人岂不是消停个一阵子就可以卷土重来?一些劣迹艺人的所作所为,例如舞弊、代孕等等,尽管未必触犯刑法,却严重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若是相关艺人仅仅受到为期3年甚至1年的从业禁令影响,恐怕难以服众。
事实上,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实际是对相关条文精神的一种误读。“封杀”建立起的是应对资本洗白操作最基本的防线。硬性的规定、管理,只能决定惩罚的“下限”;而惩罚的“上限”,则取决于每一位观众做出的选择。
“上限”不易制定,“下限”不可或缺。
涉毒艺人王学兵参与的酒业宣传并不在广电总局所下发通知的管理范围内,然而这一复出“试探”依然惨淡收场,引起公愤。
人们并没有忘记。拒绝和唾弃他的,并不是法律法规,而是人民群众的良知。
涉毒艺人宋冬野在从业禁令期限过后试图复出,其演出却遭到抵制,他对此愤愤不平:“还要我怎么样啊?不是说全社会都应该给曾经违法的人机会吗?”
还要怎么样?这个问题,艺人应该扪心自问。为了重新取得公众的信任,为了抚平被其过去行径所伤害的人的痛苦,为了致敬那些缉毒牺牲的民警,他还要做些什么?他本该在公益、宣传禁毒方面做出多少努力,才能勉强掩饰他曾造成的负面影响?
公众的原谅,从来都不是理所应当,从来都不是从天而降。
宋冬野们的困惑,恰恰说明他们还是并没有明白自己有多错、错在哪里、该背负什么继续前行。他们误以为法律法规的限制就是全部的惩罚,事实上,那只是最浅的惩罚,最深的惩罚来自对他失望的民心。
真正悔过的人,最清楚他为什么被人唾弃,应该先自己感到羞愧,又哪里会发出恼羞成怒的疑问。
古天乐年轻时有辍学当“古惑仔”的黑历史。成名后他四处投资建学校,让青少年有书可读,不能学曾经的自己。如今又有谁对古天乐的艺德有所指摘?人们记住的,往往不是艺人们轻飘飘的承诺或道歉,而是实际行动。
对于依然渴望继续在公众视野里发光的艺人而言,被公众本身所厌弃才是真正的无间地狱。信任的建立是最难的,而被失德艺人打碎过的信任,需要艺人以改过自新的实际成效来一步步修复。
堵死劣迹艺人变相复出缺口,是堵死艺人的人生吗?是不给他们改过的机会吗?非也啊。被堵上路的,只有自怨自艾,无意改过而只想捞金的那部分艺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