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资讯看完《王牌对王牌》录制收官直播,对幕后工作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看完《王牌对王牌》录制收官直播,对幕后工作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从观众视角,我们通常都可以很轻松、直接地指出一档节目好不好看、喜不喜欢,不过看了前段时间《王牌对王牌》的录制收官直播,倒是尝试代入了一下幕后创作的视角,这感觉也挺有意思。

首先,代入思考的是游戏创新和节目效果平衡的问题。

当时直播讨论了关于节目有些游戏比较老的问题,这也是观众说的比较多的。以前不太了解节目创作,以为是节目组图省事,不过看了直播发现这是一个选择题,摆在节目组面前的是:一个好笑、但观众已经看过很多遍的游戏,和一个没那么好笑、但观众从来没看过的游戏,如何选择?

吴彤选择了前者,这似乎是他一贯的坚持。

作为飞行次数最多的嘉宾,杨迪在直播里透露他们偶尔也会吐槽游戏老是换汤不换药,“但是偏偏就是那几个经典游戏玩得最好,观众也爱看。”

这番探讨让我从观众的视角中走出来,开始试着站在创作者的角度看问题。确实,导演组可以设计出烧脑、有新意的游戏,但会和节目气质吻合吗?对于“王牌家族”这样一个个人气质很突出的“特殊组合”而言,为了新而新会让节目效果更加精彩吗?从剪辑的取舍里,能感觉到节目组还是倾向于实现整体节目效果的。

不得不说,这个节目做到现在,有些游戏里的梗也确实成了大家期待的点,像沈腾和晓彤淋雨,花花华晨宇秀音乐绝活儿,贾玲和沈腾“欺负”弟弟妹妹,小宋每期的才艺等等。包括“王牌家族”的“默契”也成了观众最关注的点之一,比如,永远喊不齐的口号,还有直播时被问“节目录制中最难忘的瞬间是什么?”,不约而同地选择“失忆”。

节目跟观众的关系很像老朋友,会有大家都熟悉的梗,也许有人觉得太熟悉腻了,但这也不失为情感连接的一种。

就拿一起直播的老戏骨李光复来说,他当场分享了不少关于各个年代的记忆,不光背起六十多年前的台词毫不含糊,还把流行音乐和地方特色结合,妙趣横生!说起自己的名字,他还透露因为自己出生于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因此名叫“光复”……一连串的分享都包含他的热情,一旁的熊侃连连点头,表示能从他的眼中看到满满的家国情怀和大爱胸怀。

这样一位从业63年的表演艺术家,在直播里也表示喜欢看王牌,因为年轻人喜欢,而他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说起最喜欢的主题,他还力赞了国漫专场,看来老戏骨的心态是真年轻!

而张晚意年纪轻轻却被网友戏称“老干部”,直播里问他网络流行语,他全程一脸懵,相当可爱,但问他最喜欢什么游戏,他脱口而出“传声筒”!可见,“老干部”也爱看啊!

还有最近在《特战荣耀》里很火的李一桐,她一来就在做mbti测试,目测冲浪速度比张晚意快不少,问她最喜欢什么游戏,她脱口而出“接歌”。

可见这些游戏和互动,不管是“老戏骨”、“老干部”还是“冲浪少女”,都还挺喜欢,有人为它们而开心,那么这个选择便有意义。

其次代入的是,嘉宾间配合的问题。

人们在面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时能够更加自如应对,游戏如此,人亦然。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杨迪会成为“半个常驻”的原因,观众熟悉他,嘉宾需要他。许多参与节目的嘉宾综艺经验很少,他们需要一个杨迪这样的人来帮助他们,据说还有飞行嘉宾指定要杨迪在场。

这也能理解,毕竟王牌家族的默契和综艺感很强了,嘉宾队需要有人能带节奏,抛梗接梗。据说节目组剪辑也会跟嘉宾商量,有些嘉宾觉得表现不好的点会剪掉,这也能看出大家都是在为节目着想,哪怕镜头少点,但出现的都得是精华。

最后,还有笑点和社会价值结合的问题。

在这场直播中,主持人沈涛反复强调节目是大家群策群力的结果,每个人都很努力地想把节目做好。总导演、总编剧范家驹也在接受熊侃的采访时,再三表明内容策划与节目时长之间的平衡很难,要兼顾游戏好笑、各个环节严谨合理、才艺精彩、情怀动人等等,很不容易!

再看这一季,有致敬国漫100周年,受到李光复老师点赞的“国漫专场”;

有通过一场小型书友会,号召更多年轻人爱上读书的“阅读专场”;

有通过游戏,科普了许多反诈知识的“反诈专场”;

有弘扬传统文化,跨越千年对话的“宋韵专场”。

……

每一个主题都确实在努力平衡笑点和温情,创作者的的确确在用心做节目。换位思考,更能理解一档节目要满足各方面高要求的难度,会对他们有更多理解和包容。

当然,节目本身就是做给观众看的,观众依然可以直观地给出支持或批评,只是看了这场直播,有些感慨,并不是人人都能有直面质疑的勇气,这种在直播里直接解答观众疑惑的方式,还是能看出节目组的诚意的,不管好的坏的,有交流有思考,节目才会越来越好。

留言
回到顶部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
AP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