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著名的古都,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现存384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这些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北京一张金色的名片。为了让成百上千年的古建筑能够在时光的洪流中屹立不倒,考古文物保护工作者经常会做一些预防性保护工作,比如给它们做“体检”,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时,也能使这些古建筑以更好的面貌传承下去。
由北京市委组织部指导并策划,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制的全国首档聚焦人才的纪实节目《为你喝彩》,本期将带您走近北京考古研究院科技保护研究室主任——张涛。
深耕古建预防性保护10多年,以科技创新赋能古建保护
在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以文物损坏后的抢救性保护为主,此后,“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考古界开始了进入不可移动文物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第二阶段。2006年,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对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出了科技支撑计划,随后,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成为了考古工作者的工作重心。而张涛,正是古建筑预防性保护工作者中的代表人物。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男孩,张涛从小在皇城根文化熏陶中长大,自2005年从山东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投身古建保护行业。十几年来,他和团队一共主持完成了1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设计工作,对北京市40余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进行结构安全检测。
经过五年研究、千百次锤炼,张涛发明了微钻阻力仪,可以通过电机把直径1.5毫米,45厘米长的探针逐步推进到柱子里,并把木柱内部的情况打印在纸上,就像心电图上的曲线一样简洁明了。微钻阻力仪的出现改变了千百年来传统的检测手法,让古建检测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自2016年考古研究院科技保护研究室成立以来,张涛和团队获得了国家专利5项、参与标准编写行业标准5项、地方标准7项,主持编著专业书籍3本......张涛坦言,这6年是自己和团队快速成长的6年,也是中国古建预防性保护快速发展的6年。
技术与理论兼修,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景山后,鼓楼前,万宁桥在正中间。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第一桥,万宁桥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即1285年),传承至今已有700余年。今天的它虽不起眼,却是北京漕运历史的实物见证。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在万宁桥西北角,就有了一座“遗产区界桩”,作为大运河遗产的见证。而从2017年开始全面展开的北京中轴线申遗中,万宁桥也赫然在列。最近,张涛和同事正忙于对万宁桥进行安全系数检测工作。
经过多次现场勘测、不定时的会议总结,张涛和团队共同的愿望就是给万宁桥形成一份近乎完美的”体检”报告,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能让万宁桥“万宁永固”,助力北京中轴线遗产点文物保护和修缮,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为建设好全国文化中心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加工作10数年,张涛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一步步蜕变成古建“体检”专家。近8年来,他带领团队相继发布了古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木结构和石质结构的北京市地方标准,而这也是全国古建筑预防性保护行业的第一批地方标准。近5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赋能文物保护,在古建预防性保护领域领跑全国。
一个敢于探索的年轻人,带领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团队不断摸索前行,他们勇于开拓,用科技创新赋能古建筑保护。正是因为有以张涛为代表的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努力,才能让北京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熠熠生辉,永不褪色。古建筑的代代相传,让珍贵历史变得触手可及,也让后人得以继续讲好中国故事。
今晚(05月25日)21:52,北京卫视《为你喝彩》带你走近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科技保护研究室主任——张涛。